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

时间:2023年03月22日来源:互联网浏览: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水利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2022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明确了首批纳入试点范围的19个城市。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创新实践,旨在着力推进污水厂达标尾水的水质净化和区域循环利用,研究破解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难题,探索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可行路径。


  1. 一、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实现“三水统筹”系统治理的绿色低碳新路径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是将污水厂达标排放的尾水经过净化工程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后,根据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实施再生水的生态利用和自然储蓄,形成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节水开源、域内循环。经过净化后的污水作为再生水循环利用,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是生态修复、环境营建。再生水首先用于生态补给,解决了生态基流缺乏难题,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可营建新的绿色空间,对保障供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品质提升、天然储配。再生水经过自然储存净化,提升了生态品质,有效提高公众接受程度,促进再生水循环利用的健康发展。


  1. 二、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是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运行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涵盖污水收集、污水处理、达标尾水净化、再生水调蓄和区域配置、再生水利用等多个环节,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政策协同。


  1. 三、风险可控、安全可靠是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的底线要求

试点城市需要按照“全程管理、预防为主,运维为要、监控预警,制度保障、立体监管”的基本思路,做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的风险防范,确保再生水长期、稳定、安全利用。

在污水收集源头管控方面,要明确污水来源。

在污水处理达标保障方面,要规范过程管理,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重点关注消毒环节的规范操作和稳定达标。

在水质净化工程保障方面,要做到合理设计、高质量施工和安全可靠运行。

在蓄存输配水质保障方面,要做好再生水调蓄、输配过程中水质劣化的预防和控制。

在用户端风险防控方面,要明确允许和禁止使用再生水的领域,实施再生水标识、暴露控制、工程施工监管与管网错接预防等措施。


  1. 四、科技创新是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要依靠密切的产学研用合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长期生态环境效应跟踪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特别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全链条、系统化的标准规范体系。

在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搭建标准规范体系,严格控制工业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管网;制定再生水利用的效益评价标准和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指南,确保再生水循环利用安全。

构建全方位、体系化的科技支撑格局。

发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规划理论、技术和方法,建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构建和长效运维技术体系,开展再生水利用生态安全长期跟踪、监测评价研究。

  

春秋环保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在污水回收循环利用上做出贡献,引进脉冲电凝废水自动处理系统、电镀废水在线回用等先进设备,自主研发生产的硝酸回收系统,在多项环保工程中实现了污水回收再循环的作用,为企业解决了污水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在解决稀土、电镀、化工、医药、食品、印染等行业产生的污水有显著的效果。


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

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

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